誤區四:水果含糖量太高。美國知名飲食作家布雷特說,這個問題并不需要過于擔心。他表示,水果中的確含糖,約占5%~10%,但也含有很多營養物質,比如維生素C、維生素K、葉酸等水溶性維生素,花青素、葉黃素等植物化合物,以及大量膳食纖維和礦物質。總體來看,適量吃水果有利于身體健康。營養學專家建議,最好養成每天吃水果的習慣,但要控制好量,每天攝入200克~400克。
誤區五:晚餐最豐盛。快節奏的生活中,很多人早餐、午餐隨便湊合,晚飯吃得十分豐盛。對此,美國營養專家喬伊·鮑爾女士表示,一日三餐都很重要,無法分出主次,忽視早餐和午餐將直接影響白天的工作狀態,太看重晚餐則會導致肥胖、影響睡眠。營養學專家建議,一日三餐應進行合理分配,一般來說,早餐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%~30%,午餐和晚餐均占30%~40%。調查顯示,國人的早餐質量普遍不高,需格外重視。
誤區六:食物相克要當心。蒜蔥同食傷胃、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、海鮮遇到維生素C會生成砒霜……食物相克理論一直流傳甚廣。專家稱:“這些說法95%以上是胡說八道,4%有點道理,但經不起推敲,1%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。”他舉例說,有人說海洋污染嚴重,海產品多含有重金屬五價砷,果蔬富含的維生素C,會助其在體內發生還原反應,形成砒霜。但真相是:首先,海洋污染并沒有如此嚴重,即使海產品含砷,也是微量的;另外,人體不像試管,食物也不是純化學物質,相互間發生反應的程度是微弱的,根本不必過于擔心。
飲食和健康是密不可分的。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營養,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,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,延長壽命,提高民族素質。